学校主页  |   English
推荐新闻

综合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智利发展大学代表团访问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作者:   编辑:黄学平    来源: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5年7月10日,智利发展大学政府学院院长尤金尼奥·古兹曼·阿斯泰德(Eugenio Guzmán Astete)教授和智利发展大学政府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李昀祚(Yun Tso Lee)教授访问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双方围绕两校合作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并举行两场高水平学术座谈。

古兹曼教授是智利知名社会学家,智利政府智囊团公共政策顾问,智利公共政策学会主席和创始合伙人,ICARE 创新圈成员,科学与进化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和创始合伙人,智利《自由与发展》杂志(Libertad y Desarrollo)顾问,智利“透明”(Transparente)咨询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担任“智利总统道德和公共廉洁咨询委员会”委员、智利“加强公民社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智利“外交部现代化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智利大学社会学学位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理学硕士学位。曾担任智利自由与发展政治计划机构主任,阿道夫·伊巴涅斯大学政府学院院长和本科生院长。

李昀祚教授是智利知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研究领域聚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智利公共政策、中智关系和金砖国家机制,先后获得瓦尔帕莱索天主教大学历史和地理学士学位,智利大学国际研究硕士学位,荷兰莱顿大学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整合过程硕士学位,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担任瓦尔帕莱索天主教大学历史和地理学教授。

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吴洪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黄学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雅琼、研究生院副院长余燕、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小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吕奇、商学院副院长王鸾凤、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刘杰、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黎明、文学院副院长刘继林、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雷平、体育学院副院长付群、旅游学院副院长刘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程晶、院长助理熊兴等出席会议,湖北大学师生三十余人参会,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邵禹铭老师担任翻译,程晶老师主持座谈会。

吴洪英院长在欢迎辞中对湖北大学的办学历史、发展成就、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以及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拉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介绍,指出智利发展大学始终坚持培育未来领袖、未来企业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这与湖北大学“起自学术、终及国家”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智利发展大学政府学院在公共政策、行政管理、企业经济、大众媒体、国际办学等领域积淀深厚,与湖北大学各学院在实现交叉学科发展、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吴洪英院长还表示,古兹曼教授和李昀祚教授是智利著名学者,相信两位学者的来访必将为两校搭建学术对话桥梁、深化中拉文明互鉴提供了珍贵契机,湖北大学愿与智利发展大学一道,共同书写中拉教育合作的新篇章,促进中拉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随后尤金尼奥·古兹曼·阿斯泰德教授对智利发展大学及政府学院做了详细介绍。智利发展大学成立于1990年,是智利最大的私立大学,也是拉丁美洲最有名望的大学之一。拥有1.6万名学生,6个校区,与39个国家207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政府学院在量化研究、政策咨询和政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李昀祚教授补充到:近年来智利对中国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校方高度重视与中国高校合作,通过系列奖学金资助计划支持老师、学生赴华访学,并希望与湖北大学在教师互访、学生交流、联合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合作。

紧接着,湖北大学外事处副处长黄学平、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助理熊兴、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小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吕奇、商学院副院长王鸾凤、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刘杰、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黎明、文学院副院长刘继林分别对各自学院的发展成就以及国际交流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未来合作的点进行了介绍。对此,古兹曼教授作出回应,智利发展大学愿与湖北大学在五个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一是推进AI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二是推动语言与文化交流机制化;三是加强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四是拓展青年学生的联合培养模式;五是强化历史叙事与国家形象的跨国传播能力。

在总结发言中,吴洪英院长表示,本次交流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开创性地促成两国智库与高校多学科对话;二是揭示双方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的高度互补性;三是合作机制切实可行,拟通过“教师互访、学生交流、联合培训、共同举办国际会议、联合出版成果”五项举措,推进中智教育合作走深走实。这次会议标志着两校合作的起点,后续将围绕共建“中智黄皮书”等平台展开持续交流。

下午,古兹曼教授和李昀祚教授分别为与会师生主讲了“沙湖大讲堂”第十六讲和十七讲。其中,古兹曼教授以《拉丁美洲将走向何方?智利的经验与挑战》为题展开学术讲座。古兹曼教授结合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与巴拉圭的最新经济数据与政党结构,深入剖析拉美国家当前面临的深层困境。除巴西外,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疲弱,通胀与财政压力突出,政治碎片化与社会信任缺失交织,使政策执行力持续弱化。智利两轮宪政改革相继失败,更揭示制度回应滞后与政治动员力衰退的普遍趋势。这一局势折射出拉美诸国在制度转型与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瓶颈,也进一步说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在孤立应对,而在于拓展南南合作新空间。中国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恰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制度共建、基础设施联通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拉丁美洲的未来高度依赖于与中国深化经贸、人文与制度性合作,携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包容性现代化路径注入新动能。

随后,李昀祚教授在题为《新时期智利对华政策》的学术讲座中,以严谨的史料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智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的演进历程,尤其强调了1970年代初智利率先承认新中国在拉美的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李教授进一步剖析了当前中智关系的现实状况,指出中国企业在智利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他特别指出,美国在智利加大对华投资的政治干预,干涉已从经济层面延伸至媒体话语权与外交博弈,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形象塑造与正常运营。在多极化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李教授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认为构建国际传播能力、增进相互理解已成为推动中智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座师生应肩负起文明互鉴的传播使命,推动中国形象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正面认知与价值共鸣。

在提问环节中,湖大师生围绕“拉美新左翼政党结构”“2025年智利总统大选走向”“中拉经贸合作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与古兹曼教授和李昀祚教授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

讲座结束后,吴洪英院长对两位教授的学术报告表示高度肯定。她指出,两场讲座视野开阔、资料详实、观点新颖,特别是结合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发展瓶颈,系统分析了中拉合作的重要机遇与现实挑战。她强调,当前特朗普政府对部分拉美国家实行高关税政策,严重冲击本地出口导向型产业;而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产业合作与人文交流,正好回应拉美国家的发展诉求,展现出“互利共赢”的南南合作新范式。

最后,吴洪英院长诚挚邀请古兹曼教授与李昀祚教授未来再次访问湖北大学,共同推进中拉教育合作机制化发展,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学术智慧与战略支持。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9 湖北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